你的位置:上海证券期货公司-股票期货平台-线上期货交易 > 股票期货平台 > 配资一流炒股配资网站 为什么庞统临死前告诉刘备:你被诸葛亮给骗了?蜀汉败亡就在于此
前言:配资一流炒股配资网站
在三国时期,常传说卧龙凤雏得一个可得天下,两者兼得,天下无敌。然而以刘备为主的蜀汉政权,在后期均得到了庞统和诸葛亮,却还是在三国进程中被兼并。
出山不久的凤雏庞统,没多久就陨落在落凤坡。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也是星落五丈原。
而早在庞统逝世前,更是进言刘备不要完全信任诸葛亮,这也成为了蜀汉灭亡的真相。
为什么庞统在逝世前要挑拨离间刘备和诸葛亮?蜀汉的灭亡究竟源于哪里?而为何作为历史失败者的蜀汉政权,更加令千秋万代向往和惋惜?
蜀汉情
蜀汉的创业艰辛和人文情怀,是难得和值得提倡的永恒精神。而蜀汉的失败、卧龙凤雏的陨落又全部源于这种文化带来的弊端。
蜀汉的主要精神领袖便是刘备,其为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,一段时间里都是封建时期对蜀汉政权推崇的正统血脉。
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董卓前期的肆意妄为,也是这种封建君主思想的借用。
相比较其他两国,刘备在创业之初所能利用的,便也是只有这个所谓的正统。
曹操生于太尉之家,二十岁时就已经官运亨达,官至骑都尉。在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中屡立战功。
后面更有献帝在手,外加曹操尊重和爱护贤才,很快就已经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,枭雄之称并非虚名。
而孙吴方面,孙坚作为当时讨伐董卓之乱的主要参与人,号召力也是极其强大。
后来依附袁术又联合曹操的孙策,也在江东根据战局的变化,成功割据一方成为霸主,而且其有着张昭和周瑜等人的帮助,实力急速大增。
反观蜀汉的核心人物刘关张三人,在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中屡屡受挫。
虽然关羽张飞二人武艺高超,尤其是关公的名声极为显赫,在温酒斩华雄以及三英战吕布时,已经被各路诸侯所青睐。
但是因为蜀汉的魅力,就在于桃园三结义之后,三人同进退,生死不散。
而此时的刘备作为老大,一直都被封建君主思想所禁锢,选择以正统为投身处,先后投奔诸多诸侯,可惜因其道德的高尚屡屡受挫。关张二人的作用也被压缩。
最终还是在获得徐州和荆州之后开始扎根,之后又在赤壁之战中,正式建立了蜀汉政权。
而这三人的创业过程中,少不了诸葛亮的全力相助,可以说在三顾茅庐之后,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才基本凑齐。
也正因为如此艰辛的过程,蜀汉中少的是君臣之间的命令,多的是兄弟情之间的连理。
尤其是刘备为了赵云气摔阿斗的时候,这种感情达到了顶峰。
那么如此浪漫的人文情怀,为何成为了最终绊倒蜀汉政权的绊马索,而这要从庞统留下的怀疑种子说起。
凤雏与卧龙
因为诸葛亮的诸多高尚品质,所以无论是在文学作品《三国演义》还是《三国志》中,凤雏庞统的更多作用是烘托诸葛亮。
才子周瑜是诸葛亮的反面对比,庞统是作为绿叶,变成诸葛亮正面的衬托。
首先是性格方面,庞龙的张狂与诸葛亮的谦逊是形成鲜明的对比,尤其是将庞统的面容艺术化的“丑”,就是为了过度显化其性格里的傲气。
其次是经历方面,诸葛亮是被刘备三请,因隆中对彻底奠定了诸葛亮在蜀汉中的军师定位,而且诸葛亮的是宏观视角,将天下作为大局盘进行推动的。
而庞统就比较坎坷了,好不容易被周瑜看中,想着以凤雏对卧龙,但是因既生瑜何生亮的命中注定,一代才子陨落巴丘。庞统在孙吴中唯一的大山就此坍塌。
又经由诸葛亮等人的介绍和推荐,在孙吴中失意的庞统在与刘备一番对谈后,终于加入蜀汉。但是作为曾经的敌方军师,庞统与蜀汉方面的感情联络并没有诸葛亮那么深切。
最后是二人与刘备的关系层面。
诸葛亮一路陪伴刘备打天下,甚至刘备在中道崩殂之后都是白帝托孤托给了诸葛亮。
诸葛亮也是为了不负兄弟的托付,将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了蜀汉,奈何后方阿斗不给力,最终难逃时间的蹉跎,遗憾病逝五丈原。
刘备与诸葛亮已经完全淡化了君臣的关系,更多是兄弟情谊,是一家人更加妥当。
但是庞统就完全不一样,因为坎坷的经历,以及诸葛亮在外的名声,庞统不想处处被诸葛亮压过一头,也想证明庞德公所言非虚,凤雏和卧龙是同等排列的。
所以庞统在来到蜀汉之后,一直是要证明自己的,而且他是完全的君臣思想,他对待蜀汉更多的是工作情谊,而非家的情谊。
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,所以在刘备犯错的时候,作为兄弟的诸葛亮是明白刘备的想法,只能好言相劝,或者做好完全之策。
而庞统则可以作为臣子,用自己的高傲进言,一切都是庞统不了解刘备的真实想法。
比较明显的例子便是夺取益州的战斗,诸葛亮非常了解刘备心中仁慈和情谊,所以在刘璋和刘备交恶的时候,没有办法直接提出建议攻打刘璋。
但是作为臣子的庞统,完全可以不用顾忌刘备心中所想,直接建议刘备攻取益州,最终也命丧落凤坡。
关于诸葛亮当时去信庞统,建议其攻打办法的时候,许多人解释这是诸葛亮利用庞统的好胜心和嫉妒心,以此借庞统的手来推动刘备攻打刘璋的决心,这种想法完全是将诸葛亮推向了阴谋家的一边。
庞统和诸葛亮共事一主,完全没有必要进行类似党争的阴谋行为。而庞统在逝世前曾告知刘备不要过度相信诸葛亮,也并非是为了挑拨离间。
庞统非常的傲气,他要侍奉的君主绝对不能是一个一把年纪,过度满腔热血的君主,他更加向往的是一个能取得胜利,能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君主。
然而更多时候,刘备是完全依靠诸葛亮的建议行事,所以庞统还是希望刘备能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的贤君。
可是,庞统从未想到,也正是这种想法推动着蜀汉正式走向悬崖。
悲剧
后世人对于刘备的喜爱,绝对不是其过度的仁慈,而是其创业百折不挠的势头,以及他心中美好的兄弟之情。
诸葛亮正是看中这些优点奉献一生,也正是这些优点让蜀汉未来成为定局。
219年,关羽遭到徐晃的进攻和孙吴的偷袭,因自己的傲气败走麦城,最终遇害。
刘备得知消息后,完全被兄弟情谊冲昏头脑,选择对孙吴发动战争,致使三国鼎立失衡,兵败之后,刘备也病逝白帝城。
此后的蜀汉便只有诸葛亮孤独支撑。
诸葛亮的大局观难道不能预料蜀汉对孙吴发动战争的后果嘛,相信诸葛亮是非常清楚的。
那么刘备清楚自己意气用事的结果嘛,刘备也应该清楚的。
但是二人格局是不一样的,对于刘备来说,蜀汉是刘关张三人情谊的象征,而不是一个新的政权。
刘备的江湖义气非常浓重,他非常明白恩和仇两个字,所以他的仁德整个三国都清楚,蜀汉对孙吴的战争也是避免不了的。
而诸葛亮更看重的是蜀汉的发展,他要的是一个和平的时代,一个在和平时代能像刘备一样贤德的君主,而非一个在战争时代动了恻隐之心的君主。
可是诸葛亮非常了解刘备的情感,便也将一场豪赌的权力交给了刘备。
而结局也是无奈的,最终的重担还是交给了诸葛亮,阿斗的一声相父,也彻底将诸葛亮的一生绑死在承诺上了。
还是回归那个最初的问题,为什么一个凤雏名落孙山,一个卧龙反而让万世敬仰和钦佩。
论才能和格局,我相信庞统并非是像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,二人天差地别。
唯一的不同在于诸葛亮的悲剧大于庞统的悲剧。
庞统的悲剧是空有一身才华,报国无门,坎坎坷坷终于遇见刘备,因战争残酷直接结束了一个才子的一生。
而诸葛亮的悲剧色彩,有浪漫有无奈,是国家和国人的悲伤。
诸葛亮作为国人眼中的智慧象征,有隆中对,出师表,三顾茅庐,白帝托孤,空城计,木牛流马,孔明灯。
诸葛亮作为国人眼中的忠诚象征,他支持着自己相信的蜀汉,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。
后世都认为,有着诸葛亮的智慧,在当时支持曹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,但是其选择三国中创业最艰辛的刘备,选择那个不适合这个战争时代的仁德君主。
就因为不可能,就因为无奈,就因为为了信仰付出一切,最后付诸东流,丞相才会那样令人心疼。
诸葛亮不是在和人斗,而是在和整个时代潮流斗争,在和时间斗争,而星落五丈原也将这场斗争决出了胜负。
参考文献:
叙事视角与文化观照下的庞统形象—张红波
庞统:“负重致远”挑重任—华商
庞统与诸葛亮,另一对孙膑与庞涓?—荣伟宏
论《三国演义》中庞统的悲剧人生—梁韶娜
小议庞统—李佳萍
光有智谋还不够:从庞统的坎坷秘书路谈起—张晓敏配资一流炒股配资网站
Powered by 上海证券期货公司-股票期货平台-线上期货交易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